最近聖經讀到撒母耳記上,第十五章說到神藉撒母耳吩咐掃羅滅盡亞瑪力人及其所有,但掃羅沒有聽從神的吩咐,憐惜亞瑪力王亞甲及上好的牛羊。
結果,撒母耳告訴掃羅,神已厭棄他作王。
最後,撒母耳叫掃羅把亞瑪力王亞甲帶到他那裏。亞甲心裏以為可以逃過一死,那知道「撒母耳在吉甲耶和華面前將他殺死」(撒上十五33,和合本)。
讀到這裏,我想起幾個月前,校對一本由英文翻成中文的書,也談到這一段事蹟。當我對照英文原著時,發現這裏的「將他殺死」,英文是把他砍成一塊一塊(Samuel hewed Agag in pieces)。再對照其他中文譯本,發現呂振中譯本是「將亞甲砍成塊子」,新譯本是「把亞甲斬成碎塊」。對我來說,這樣的譯法是全然陌生,因為一直以來,我並沒有對照其他中文或英文譯本來讀這句經文。
這種譯法使我對撒母耳有更深一層認識,看見他向神的絕對順從,與掃羅成為強烈的對比。
從這裏,我也學到一個功課,就是讀聖經必須學習對照其他譯本,這樣才能對經文本身有更準確的認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