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從青年特別聚會(以青年信徒為主要對象的一個造就營會)出來。
這次再被大會安排作翻譯,是在講臺上替大會講員作「接續傳譯」(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即是講員講完一段,我就翻譯一段,然後講員再接着講,我也接着翻。我和另一位弟兄負責把國語翻作廣東話。
今次大會也安排了「即時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即是講者在講的時候,譯者同時在翻譯,大會用無線發射器把譯者的內容作廣播,聽者需用接收器來收聽。這次有三節信息回應(本為兩節,後來取消了「問題解答」,改成信息回應),都由一位姊妹把分享者的廣東話內容翻成普通話。在印象中,這似乎是所參加的青年特會第一次有這樣的即時傳譯。
多年以來,青年特別聚會的講員絕大部份都是講國語或普通話。在我所參加的二十多次以來,似乎只有一次是用英語(那是1984年,由美國來的弟兄Dana Congdon 主講),而用廣東話的則好像廖廖可數(有些講員懂得講廣東話,也懂得講國語,他們講的時候或許曾用廣東話)。因此,基本上每一次青年特別聚會都需要安排人手擔任翻譯。
在最近十一、二年,常被安排在青年特別聚會中作翻譯,當中有不少學習和體驗。
口語翻譯最困難的,就是聽不懂講員所講的內容,無論是在語音方面,或者是用語的意義(即聽得懂語音對應的字,但卻不懂其意義,不知怎樣譯成目標語言),都會叫譯者不知所措。因為口語翻譯不同文字翻譯,不能當場翻查辭典或其他參考資料,而只能按着過去所累積的知識來翻譯。
這次比較深刻的,就是講員所用的一句話,叫「兩把刷子」。他在去年也用過一次這句話,我好像就照樣用廣東話翻成「兩把刷子」,但聽眾基本上不明所以,是有人即場提醒我,但忘了怎樣翻。今年他再用一次,也是講同樣的內容,我就翻成「兩度板斧」。
這次比較深刻的,就是講員所用的一句話,叫「兩把刷子」。他在去年也用過一次這句話,我好像就照樣用廣東話翻成「兩把刷子」,但聽眾基本上不明所以,是有人即場提醒我,但忘了怎樣翻。今年他再用一次,也是講同樣的內容,我就翻成「兩度板斧」。
後來,我上網搜尋一下,發現了有一個解釋如下:
“兩把刷子”是一句方言,據說出自北京,這本是一句讚揚的話,意指某個人有本領,有能力,“有兩下子,有點本事”。
至於出處或是典故,則如下:
其來歷大致如下:古代有許多才華橫溢的文人,“筆墨紙硯”無一例外的成爲他們眼中的珍寶,構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最爲值得他們自豪的卻是毛筆,那些文章寫的精妙、書法自成一家的文人在面臨別人稱讚自己時,乾脆謙稱自己有兩把刷子,這個“刷子”就是指毛筆。
兩把刷子的橫空出世來自文人一次謙虛,而謙虛作爲歷來被國人尊崇的美德,廣而流傳,相互之間言傳身授,于是來自謙虛與謙虛之間交流無疑相當盛行,如此兩把刷子的使用頻率無可阻擋的在某一地域範圍內迅速普及起來。這是一句鮮活的口頭語言,具備了某種非凡的生命力,在傳播之中,無形之中又會不斷汲取一些豐富的元素,推陳出新,涵義由最初的簡單,變得凝練和豐盈起來,最終達成共識,兩把刷子成了某種本領和能力的代名詞。
我不肯定以上資料是否百分之百準確。但我問過講員,他也說可把「兩把刷子」翻譯成「本領」。至於這句話的典故如何,有機會也問問他,向他求證。
看來,作為口語翻譯的人,可真要隨身帶着幾把刷子,才可以面對各種翻譯的挑戰。當然,作為基督徒,我深信每一次服事,最要緊的不是倚靠「兩把刷子」,而是倚靠聖靈的能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